“牛粪村”的蜕变
榆树市大坡镇西许村曾是有名的“牛粪村”,由于村里养牛户多,发生的粪污无处排放,都堆在村头巷尾,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蝇虫乱飞。11日,记者走进西许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现象:村道两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洁净整齐,全然不见“牛粪”踪迹。
短短半年多,“牛粪村”是咋变洁净的?隐秘是村里多了6个“发酵池”。记者在村头采访时看到,每个发酵池长约50米,宽3米,周围“堆沤发酵池”几个大字十分夺目。时值盛夏,尽管池里现已装有畜禽粪污,但空气里闻不到一点腐臭味。
“这个发酵池处于村子的下风口,间隔乡民日子区500多米,底层铺的是秸秆,养牛户把牛粪尿直接倒到这个池子里,我们再参加益生菌和发酵剂,通过120天的发酵就成了有机肥,可以还田运用,这就叫‘种养废弃物快速腐熟还田’。”说起这个“堆沤发酵池”的优点,西许村党总支书记卞永超喋喋不休。
王成辉是西许村的养牛大户,家里养着近百头牛,曾经为了处理牛粪,他可没少伤脑筋。“我这儿一年得发生四五百吨牛粪,曾经便是找个当地堆着,半年或一年才干雇大车给拉出去,得花四五千元呢!现在每天迟早各整理一次粪污,拉到村头倒到沤肥池就行了。这便是家门口的有机肥厂啊!”王成辉说,“本年是头一年沤肥,发酵好了,入冬前悉数还田,能提高不少地力呢!”对这个家门口的“小肥厂”,王成辉拍案叫绝。
“像这样的秸秆粪污堆沤发酵池,榆树市共建造了388个。”榆树市畜牧业办理局副局长程立志介绍,下一步,榆树市将在每个村建造1处堆沤发酵池,敏捷推行这种绿色循环形式。
出资建起发酵池并不难,但咋能管好呢?面临记者的疑问,卞永超说出了他们的招法:村里组建了28人的废物清运队,1组2人1车,担任日子废物分户搜集、会集堆积,其间可降解废物运往发酵场混合发酵,不行降解废物由城镇一致转运处理。现在他们正在探究树立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并将其归入村规民约,引导农户自愿承担义务。
“堆沤池由村委会办理的,有机肥由村委会组织使用,也能托付农人专业合作社、饲养大户,或许专业畜禽粪污资源化使用组织,发生的有机肥归其所有。”程立志解说说,这些运营方法都在探索中,现在现已在五棵树镇和弓棚镇进行了试点。总归,要结合实际,一村一议。
北方冬天冰冷,这种形式可行吗?“这种小规划的种养废弃物快速腐熟还田技能形式,契合我们这儿的气候特色,发酵进程不受低温约束,一年四季均可运转。”程立志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现在我市有规划以下经营性饲养主体20多万户,存栏量655万头规范猪。这一形式的推行,将有用处理畜禽饲养带来的污染问题,一起也为乡村人居环境整改管理找到一个突破口。”长春市畜牧业办理局畜牧处处长侯博做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