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新质生产力⑲】为土壤“治病” 他们开出良方
新质生产力被称为中国经济“系统升级”的总钥匙,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核心要素是科学技术创新。金华肩负“根据实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再创辉煌”的时代使命,在锚定“港”“廊”“链”主战场、聚力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处处涌动着新质生产力的浪潮。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金华市科学技术协会、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共同推出“走近新质生产力”科普栏目,带你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实验室等新质生产力最活跃的“试验场”,触摸新质生产力的强劲脉动,解读其丰富内涵,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土地像人一样,也会“生病”,甚至“死亡”。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生产力三大要素之生产资料中最核心、最基本的组成。要想藏粮于地,首先便要提高土壤肥力、提升耕地质量。殊不知,当中也暗藏着高科技。
“土地是我们永远的根,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让土壤更富有生命力。”说这线年,她投身土壤改良行业,终日与泥土为伴,以培育健康土壤为己任,不断追求创新。杨艳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59亩,不到世界人均的一半,保障土地健康更显得不可或缺。
杨艳是土生土长的浦江姑娘,她与土壤结缘是一次偶然。杨艳从浙江科技学院德语专业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工作。2012年,杨艳和丈夫回到浦江。有一次,她的公公陈丰山无意间拿到几包有机肥料,将它撒在一盆绿植的泥土里。原来蔫头蔫脑的绿植,竟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这件事让陈丰山和杨艳大为触动。陈丰山打算在土壤改良行业深耕,杨艳是家里唯一没有反对的人。2015年,杨艳与公公一起成立浙江丰瑜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她任总经理。“当时我买了很多关于土壤的书籍,也在网上查阅相关案例材料,经常跑去省农科院向专家请教。”为掌握土壤特性,杨艳常跑到田间地头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将pH值、氮磷钾、重金属这些化学知识熟记于心……如果看到作物生长不佳的土地,她会取回土样,和省农科院专家一起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杨艳更清楚地了解到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也掌握了一些土壤改良的办法。“土壤沙化、盐化、酸化、板结、污染等都可能会导致地力下降、产量降低,被镉、砷、汞、铬、铅、铊、锑等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地种出的粮食根本不能食用,前几年发生的镉大米事件至今让人心有余悸。”这几年,杨艳在省农科院的技术上的支持下,研发出了十几款不一样的土壤改良产品,有的是针对酸性土壤,有的针对碱性土壤,有的针对障碍土壤,还有的针对新垦或复垦土壤……
2016年夏天,省农科院在浦江县杭坪镇的葛老头高山蔬菜基地召开现场会,一家农户的茄子受到关注。“其他农户家的茄子因为高温缺水都被晒蔫了,只有这家农户的茄子依然长得很饱满,他家用的肥料就是咱们提供的。”省农科院专家当即进行土样采集,并在不久之后与杨艳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底,杨艳还为临安一家山核桃种植大户提供试验肥料,第二年产量便翻了一番。
浦江最大的富农产业是葡萄种植,然而在连续施肥、灌溉、耕作的情况下土壤酸化日趋明显,极度影响着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家200亩阳光玫瑰曾因土壤肥力不够,导致葡萄生长情况不佳,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病灶。杨艳根据土壤真实的情况配了专用肥,第一年挂果便取得了亩产值8万多元的收成,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参加2020年全国优质阳光玫瑰葡萄品质评选还获得金奖。”浦江葡萄种植大户潘伟正说,杨艳联合浙江省农科院专家一同研究出一套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的治理技术模式,带动了整个葡萄产业健康发展,助农增收上亿元。
如今,杨艳带领的浙江丰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名气慢慢的变大。从衢州衢江万亩水田的地力培肥工程到广东省现有耕地提质改造项目,从杭州临安山核桃障碍土壤修复到浦江葡萄园的土壤酸化治理,每一处都留下了她和团队的足迹。截至目前,杨艳带领企业已参与土壤改良项目40余个,面积100余万亩。
对杨艳而言,什么样的土壤才算优质?“土壤好不好,尝尝就知道。”在她看来,如果土壤不健康,那么种出来的蔬菜瓜果就不会优质。这些年,杨艳带领团队走在科学技术创新改良土壤的路上,已建成金华市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金华市海外院士工作站、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先后承担市、县科技计划项目10余项,获得浙江省科技成果8项,拥有“丰瑜科技”和“土沃宝”两个国家注册商标以及国家农业农村部、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8个肥料登记证。
土壤酸化治理,全省有80%以上的项目都是杨艳团队牵头做的。“土壤酸化不仅会使土壤板结现象加重,还会加剧土壤病原菌繁殖,使作物容易感染病害,造成农作物减产。”为此,杨艳带领团队与省农科院共同研发了土壤调理剂,该产品填补了我省土壤调理剂的空白。杨艳介绍,公司研发的土壤调理剂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是腐植酸和白云石粉,两者都是天然矿物质,能达到一边调酸一边培肥的效果,甚至还能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仅此项产品便获得了5项发明专利。该公司作为起草单位,还参与制定了《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丰瑜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五大系列新产品:有机肥、水溶肥、土壤改良专用肥、土壤调理剂和有机无机复混肥,这一些产品已大范围的应用于新(复)垦耕地的快速培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土壤酸化治理等项目。“我们研发小组成员着眼于耕地地力培育和土壤改良研发技术,在耕地地力培育和土壤改良技术领域累计获得58项国家专利,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杨艳介绍,该公司从2016年起与省农科院环土所成立合作研发团队,并与中国农科院和省农科院全面合作,建立“浙江省农科院-丰瑜科技新型肥料联合研发中心”和“耕地地力培育和土壤改良技术转移分中心”两大科研合作共同体,为土壤科学利用、改良培肥等提供基础支撑。
这两年,杨艳团队正在研发一种减肥增效的新型肥料。“它的核心添加剂是海藻小分子糖,是从工厂化养殖的绿藻中提取的,功能稳定又强悍,既能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又能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强作物逆境抗性,唯一的缺点在于贵。”为了让更多人能用上这款新型肥料,杨艳团队不断进行配方改良,既要满足功能要求又要减少相关成本。他们在葡萄、茶叶、果蔬、水稻、小麦等作物中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相对应的产品配方,达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如今,由杨艳团队研发的含海藻小分子糖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水稻专用、茶叶专用、果蔬专用)产品已完成工业新产品验收,预计明年将大量推广上市。
不久前,浙江丰瑜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又与中国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省农科院共同承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丘陵盆地中低产耕地健康土壤培育与绿色生产关键技术与模式》中的子课题《健康耕层构建关键技术》。“仓廪实,天下安。实和安靠什么?自然要靠土地,而且是不带病的土地。”杨艳说,只有健康的土壤才有健康的作物,才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全球人口的一直增长,粮食安全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而要确保粮食的安全和稳定供应,就必须关注农业生产的根本——土壤质量。土壤作为植物生长的基础,其健康与否必然的联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不久前,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进展成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聚焦土壤质量变化的内因和外因,通过查现状、查类型、查利用、建档案、制图集,摸清土壤物理、化学性状,因地制宜保护和利用土壤资源,筛选出高质高效的投入产出模式,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创造条件。
许多地区由于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不合理耕作方式和工业污染等原因,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盐碱化等问题日渐严重,极度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杨艳团队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改善土壤结构、成分和性质,利用现代农业技术为提高土壤质量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为端稳中国饭碗、饭碗里装满中国粮食夯实了根基。
此外,土壤改良与治理还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共同构建一个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