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动“三驾马车” 黑土“黑”力全开
“农,天下之大本也。”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列为重要工作。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二分公司深度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黑土保护与优质良田建设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任务,以制度建设、模式创新、科技应用这“三驾马车”为强劲驱动力,全方位守护这片珍贵的黑土地,使其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在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版图中,耕地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基石。于八五二分公司而言,每至春播落幕,“田长”们便会活跃在广袤的田野间,一丝不苟地开展巡田工作。
过去,在黑土地保护领域,由于多部门、多主体间责任界定模糊,导致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责任推诿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黑土地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难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违反法律法规行为也难以得到有效制止,严重影响了黑土地保护工作的成效。
为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分公司坚持问题导向,以构建完善且高效的田长制管理体系为切入点,将耕地保护责任进行细化与压实。通过将黑土地保护工作与“制度建设与执行监督年”活动有机融合,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田长制”配套制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专项考核办法,并着力强化培训体系建设,明显提升了耕地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
为严格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分公司以“田长制”为有力抓手,构建起了科学严密的五级“田长制”耕地保护责任体系。明确设置分公司级田长2人、管理区级田长11人、作业站级田长69人、网格级田长154人、户级田长9899户,并对各级田长的工作要求做了详细明确。
与此同时,分公司持续对“田长制”配套制度来优化完善,实行逐级负责的管理机制。各级田长各司其职,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的方式,将责任自上而下层层传递。同时,建立起“人田对应”的明确关系,进一步确保了责任的精准落实。
在监管层面,分公司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协调机制,创新推行“田长+网格员”的网格化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对网格户来优化细化,将耕地保护任务精确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块地,成功构建起“分级负责、全方面覆盖、责任到人”的耕地保护全新格局,使得监督管理工作能够延伸至田间地头的每一个角落。
此外,分公司还格外的重视“田长制”耕地保护工作的培训与宣传。设立24块“田长制”组织体系和岗位工作职责公示牌,对作业站级田长、网格田长及户田长的信息进行公示,通过这一种方式层层压实责任,有效提升了公众对黑土地保护利用的法律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洪志指出:“田长制的实施,清晰界定了保护责任主体,极大地提升了保护工作的效率,促进了各部门、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了对黑土耕地的全方位、无死角监管以及快速响应。”
分公司构建的五级“田长制”网格化体系,切实压实了11356名田长的责任。在2024年,各级“田长”累计开展巡田达4万余次,以实际行动有力地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防止了耕地“非粮化”。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对于八五二分公司而言,黑土地保护既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需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并不断创新工作举措。
分公司从创建黑土地综合保护模式入手,积极探索并实践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模式,为黑土地保护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轮作模式是黑土保护重要一环。多年推进轮作模式的八五二分公司,依据土壤的不同特性以及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经过科学论证与规划,制定了玉-豆-豆、玉-豆及玉-经-豆等轮作模式,并落实耕地轮作试点面积达36.8万亩。
分公司推广秸秆翻埋还田、碎混还田模式,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同时,分公司实施保护性耕作,针对大豆茬采用35cm以上深松联合整地作业,玉米茬采用25cm以上深翻作业,提升土壤的蓄水保墒、保肥能力。
每年秋收时节,田野仿佛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勾勒出一幅绝美的丰收画卷。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土壤样品采集、检测工作也同步有序展开。工作人员依据土壤化验所得到的数据,因地制宜地为农户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并科学加工配方肥,实现精准施肥。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惠振宝介绍道:“给黑土地‘体检’,就如同给人做身体检查一样,能够精准掌握土壤的真实状况。然后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制定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为明年春耕施肥提供科学、精准的依据。”
“连环招术”不断的分公司,又科学制定了“定点回收-集中存放-统一转运”的回收处置模式,设置10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并不断完善回收贮存管理制度,同时积极配合宝清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进行集中转运处理。在2024年,共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35万个,这一举措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黑土地的生态环境。
“科技兴农,国之利器。“2024年9月2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三江平原区白浆土障碍消减与产能提升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推进会在八五二分公司成功召开。
八五二分公司的耕地土壤以白浆土为主,主要集中分布在第一、第四、第五管理区。白浆土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旱时硬邦邦,涝时水汪汪”,这种土壤特性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导致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难以提升。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分公司深刻认识到,只有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实现黑土地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
作为该项目的核心试验和示范基地,分公司以“三区建设”为核心开展工作。在百亩核心试验区,围绕白浆土改土理论、技术和改良产品进行深入研究,精心设置了22项试验、162个处理;在千亩集中展示区,集中展示白浆土蓄水排涝、心土培肥、梯次深耕、心土混层等示范项目,展示面积达3500亩;在万亩转化示范区,组装配套推广以蓄水排涝、心土培肥、心土混层为核心的技术模式,推广面积达15万亩。
八五二分公司深知科学保护黑土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明确了只有全面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强与各大院校的合作,走种养循环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白浆土改良效果的最大化,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黑土地资源。
在收获季节,人们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在为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默默努力着。其中,就有来自省农科院、中科院南土所、中国农大等9家院校的科研专家们齐聚八五二。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共同实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国家重点项目,对三江平原区白浆土障碍消减与产能提升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示范推广。在白浆土障碍消减技术模式集成与示范课题中,八五二分公司总经理韩东来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带领团队深入开展科研工作。
分公司坚持走农牧结合、种养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循环发展道路,依托“两牛一猪”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在2024年,投入资金420.92万元,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项目2.1万亩。具体做法是将经过腐熟发酵、无害化处理的液态、固态粪肥抛撒还田,抛撒标准为固体粪肥每亩1吨、液体粪肥每亩5吨。这样的形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养殖场粪污污染环境的问题,还形成了一套可持续的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新模式。
分公司农业生产部部长薛忠海介绍说:“今年是八五二分公司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第5个年头。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5个等级,旱田耕层厚度达到30厘米以上,减少化肥使用量10%,实现节肥3-5公斤,农作物增产4%左右。”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强国目标,是国计民生之大事。”展望黑土地保护的未来,八五二分公司CEO韩东来满怀信心且坚定地说道,“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二分公司定将全力以赴,持续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为‘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实现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坚实且强大的八五二力量。”(夏红英 高峰 谭龙)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